顶端新闻·河南商报 记者 王苗苗 王婉君文/图
一次邂逅,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尼古丁,即便朝夕相对它的任性已让我感到窒息,但早已分不清是依赖还是爱的我,依旧选择继续陪伴。
倘若问吸烟者为什么想抽烟?为什么想戒又不戒掉?或许,如上关于吸烟者与尼古丁的“爱恋”是一次形象诠释。那事实上呢?烟真的戒不掉吗?今天,顶端新闻·河南商报记者要向所有吸烟的朋友喊话:烟草成瘾是病,得治,而戒烟并不难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年后门诊量有所回升,线上互助打卡更有力
5月26日下午3点多,位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东区二楼的戒烟门诊里,叫号机提示8号患者就诊,而在该名患者离开后的十几分钟内,候诊区的大屏上,未再提示新的就诊信息。
“这3年,门诊的患者量比较少,主要还是跟疫情有关系,现在门诊量慢慢开始回升了。”齐咏说,她是河南省人民医院戒烟门诊的负责人,同时也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。说起戒烟门诊的患者就诊量,她坦言,随着人们意识的改变,到门诊寻求戒烟帮助的人已经越来越多。
“你看,每天大家都会在群里进行无烟打卡。”齐咏打开手机,在一个名为“河南省人民医院戒烟群”的群组里,十几个烟民朋友在接续完成当日“无烟打卡”,而每当有人打卡后,戒烟小助手还会及时跟进,公布他们连续签到的时间,以此鼓励所有人继续坚持。
来戒烟门诊咨询和寻求帮助的人形形色色,有人是为学习,因为不戒烟就会被劝退;有人是为要二胎,干戒几次没成功;有人是因身患其他疾病,医生明确建议必须戒烟;还有人是为了更好的生活,想抛弃不好的习惯,但又不得他法……
不过,前往戒烟门诊的患者中,多数还是因为相关疾病不得不戒烟的人。因为生病、为了活着不得不戒烟和主动戒烟之间,是完全不一样的心态,但这种“未知病、焉知生”之后的主动作为,也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。
每100个中学生就有18人尝试吸烟烟草的“朋友圈”:全身癌症及慢性病
为何生病了就要戒烟?只因烟草的“朋友圈”太广泛了。
据齐咏介绍,烟草对全身系统都有损害,能够导致的癌症几乎遍布全身,如肺癌、口腔癌和鼻咽部恶性肿瘤、喉癌、食管癌、胃癌、肝癌、胰腺癌、肾癌、膀胱癌、宫颈癌、乳腺癌、结肠和直肠癌、急性白血病等。
且吸烟还会导致各类慢性病,包括脑卒中、失明、白内障、牙周疾病、主动脉瘤、冠心病、肺炎、硬化型外周血管疾病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哮喘及其它呼吸系统影响,股骨骨折、女性生殖影响(包括生育力降低)。
细数烟草的“朋友圈”或许不止上述所列举的内容,但即便烟草危害、影响诸多,依然挡不住青少年对烟草的执着。
5月31日,河南省卫健委、河南省疾控中心发布了“河南省2021年青少年烟草流行监测结果”,提到初中生、高中生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有升有降,且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影响持续加大。
其中,2021年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18.48%,其中初中生为15.74%,高于2019年13.2%水平;高中生为23.06%,低于2019年27.2%水平。中学生现在吸烟率为4.57%,略低于全国4.7%水平,但高于全省2019年。其中初中生为4.08%,高于2019年3.2%水平;高中生为5.40%,低于2019年7.8%水平。此外,有18.40%的中学生使用过电子烟,其中初中生为17.79%,高中生为19.42%,均高于2019年11.1%和16.2%水平。
这些初升的太阳为什么会早早就开始“吞云吐雾”?初中生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,又为何都不降反升呢?或许,父辈和同伴的影响、“抽烟很酷”的思维存在、好奇、对烟草危害认知不足等,都是关键诱因。要知道,目前,我国成人吸烟率为25.8%,河南省成人吸烟率为22.28%。
凭毅力自行戒烟难成功到门诊轻松get戒烟之法
“要想戒烟,自己就戒了,还去啥医院。”日前,顶端新闻·河南商报记者就“戒烟是否会寻求专业医生帮助”一事,随机采访了多位吸烟人士。他们中,近8成人在自行戒烟和寻求医生帮助之间,选择了前者,另有多名吸烟者表示,曾经尝试戒烟,但终因各种原因未成功。
那么,凭毅力自行戒烟的成功率到底有多少呢?临床研究表明,单靠自身毅力戒烟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“干戒”,其成功率仅为3%~5%,而专业的戒烟门诊能将戒烟成功率提升至32%。
“绝大多数吸烟者把戒烟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意志力薄弱,但事实上并非如此。”齐咏解释道,从本质上看,烟草依赖不是一种习惯,而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,嗜烟者实际上是慢性病人,需要专业治疗,而戒烟门诊对戒烟患者进行的,就是一种慢病管理模式。
也就是说,如果一名吸烟者到戒烟门诊寻求帮助,那医生首先会与其详聊,了解其吸烟史,并让其完成烟草依赖(尼古丁依赖)评估量表,以评估其吸烟依赖性。此外,还要对吸烟者进行戒烟意愿的评估,损坏了哪些器官等健康状态也都要监测。
据齐咏介绍,一个完整的戒烟疗程一般将持续半年左右,为此,戒烟门诊会为每位患者制作随访手册,开出生理和心理双向处方,并在戒烟半个月、一个月、三个月、半年的节点完成定期随访,而组建的戒烟微信交流群,也是为了随时了解戒烟者的戒烟进展、治疗效果、身心状态,从而在心理、生理等多角度来帮助吸烟者完成戒烟过程。
“做戒烟这项工作需要专业,也需要情怀,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关心。”据了解,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戒烟门诊,其戒烟成功率已超过50%,而“干戒”的成功率仅为6-8%。
不要“借口”,科学戒烟并不难
疑问一:令人“上瘾”的愉悦体验是谁给的?
烟草成瘾通俗讲,就是对烟草中的尼古丁上瘾。
据齐咏介绍,尼古丁是烟草中的一种有毒成分。当尼古丁被吸烟者吸食进身体后,会快速进入血液,进而刺激多巴胺系统,让人产生短暂的愉悦感和兴奋感。久而久之,大脑适应了这种愉悦感,人体就会对尼古丁产生依赖,会渴望更多的尼古丁,这样循环往复,烟瘾就产生了。
而一旦身体中尼古丁含量降低之后,就会产生戒断反应,如出现焦虑、头痛、烦躁等负面情绪,感觉浑身不舒服。“有些人早起一睁眼就要立马抽一支烟才觉得舒服,就是这个道理,身体经过一晚上的代谢尼古丁含量低了,抽一根就能缓解戒断症状。”齐咏补充道。
此外,烟草依赖还有心理方面的因素,比如有些人其实可以控制不抽烟,但其仍会觉得不抽烟就无所适从,这其实更多的是心理原因。与此同时,日常生活中还会存在一种“抽烟很酷”的思维,尤其是在青少年中间,这种认知更为严重,一旦有这种想法,心理上就产生了吸食烟草的驱使。
再者,别人敬烟,不好拒绝;工作繁重,抽支烟解解压;饭后一支烟,赛过活神仙.....诸如此类认知环境,也为心理成瘾的发生提供了存活的土壤。
疑问二:吸烟十多年,此时戒烟还有用?
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,无论何时戒烟都会给身体带来有益的影响。据河南省疾控中心控烟主管、健康河南专家委员会委员、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、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理事王卫峰介绍,吸烟者戒烟后,身体会出现很多令人惊喜的变化。
戒烟6小时:心率会下降,血压也会轻微降低。
戒烟8小时:嗅觉和味觉开始改善。
戒烟72小时:血液循环改善,血压恢复正常,男性精子数量和质量恢复正常,女性生育水平提高,肺功能改善。
戒烟6个月:咳嗽、鼻塞、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。
戒烟1年:吸烟导致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显著降低。
戒烟10年:患肺癌的风险显著降低。
因此,任何时间开始戒烟,都是一件好事。王卫峰建议,吸烟者应该尽最大努力去戒烟。
疑问三:戒烟之后头疼、各种不舒服,是不是不适合戒烟?
这是吸烟者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说法。
据齐咏介绍,长期吸烟者突然戒烟产生的身体不适,其实是戒断症状。吸烟者戒烟后,血液中尼古丁浓度降低,常使戒烟者出现不适,如渴望吸烟、烦躁不安、抑郁、紧张、易怒、萎靡不振、注意力不能集中、睡眠障碍等症状,医学上统称为戒断症状。
一般情况下,戒断症状可在停止吸烟后数小时开始出现,在戒烟最初14天内表现最强烈,之后逐渐减轻,直至消失,大多数戒断症状持续时间为1个月左右。当然,也不是所有戒烟者都会出现戒断症状,出现与否以及轻重主要取决于吸烟史、每天吸烟的支数和烟龄,但只要正确认识和通过科学戒烟,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。
关键词: